俗话说:“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其意思是:村长再小,也是能管人的头头;豆包再小,也是很抗饿的食品。
豆包是东北特有的,又:称黏豆包,是一种由黄米面制成的特色食品。农民们每年初冬时节,用黄米磨成面,做成鸡蛋大小,里面有赤豆馅的小包,蒸熟了放在外面冻实,以备春节和开春下地时蒸食。豆包可以蒸热了吃,也可以冷冻着吃,笔者十多年前年在黑龙江省农村生活时就经常吃这种黏豆包。黄米属于消化慢的粮食,所以用黄米面制成的黏豆包,成了农民们抗饿的主要食品,开春干活带着吃非常抗饥饿。
把村长和豆包相提并论,其本身就说明最小的村官,最管用,就像最小的豆包,最抗饿一样,热凉都能吃,天地都不怕。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行政村总数为691,510个(原来100多万个村),每个村设一个村长(村委会主任),一个村书记(有的村和村长是一个人担任),即使有一半左右村是书记村长一人兼任,全国的主要村官也要多达100万人,再加上副村长,党支部副书记,村委委员,总人数突破五百万大关。
如此庞大的村官队伍,即使只有百分之十的有问题,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近年来,国家的一些惠民政策,如各项补贴和低保等,都是通过村官来实施;村里的土地,特别是机动地,也是由村官掌握;村里的土地征收,也是村官说了算;村集体的资财管理使用也是村官负责。有矿山的地方村官更加有油水可捞。
据了解,有的地方村官贿选问题严重,富裕一点的地方有的甚至花几百万,上千万贿选村官。
村务不依法公开,村财务不透明,收支不合理不合法,多数村都存在大量的问题。有一个村,换届选举时,镇政府审计,明明机动地超过了百分之三十,审计报告还照写没有问题。
很多村民因为土地,因为宅基地,因为低保,因为子女户口,因为征地补偿,因为房屋拆迁,……,等等四处告状上访,都与村官腐败密切相关。村官腐败越来越普遍。
村书记村主任大多都有根深蒂固的社会关系,他们不仅和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关系密切,而且,好多和市县领导称兄道弟,特别是那些敢于违法违纪的村书记村主任,和上级的关系更是过硬。
村官违法违纪很难得到查处,村官制造的冤假错案,也很难得到纠正。
村民告村官,因此更加艰难。就是大家联合起来,有时候也不是人家的对手,即使构成犯罪的,也很多成为漏网之鱼。本来犯罪的村官,却能够让司法把告他的村民抓起来。
基层腐败,严重恶化了干群关系和政治生态。尤其是村官腐败,对基层老百姓来说,更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