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国策研究院揭牌仪式
暨第五届中国综合智库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天道啄木鸟报道)3月26日,中国国情国策研究院挂牌仪式暨第五届中国综合智库发展论坛在北京朗琴国际大厦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原副教育长王瑞璞、中央纪委宣传部原局长闫群力、中央纪委原纪检监察研究所副所长姬广勤、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中共中央党校原正局级组织员陈富、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导张玉杰、中宣部出版数据中心退休干部张铁林、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宋承敏、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钱津、著名文旅规划专家闽江学者蔺道军等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的课题与观点。
中国国情国策研究院院长李笑天主持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库专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学者、行业协会、媒体人和企业家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由中共中央党校办公厅原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王瑞璞致开幕词,在致辞中对研究院创立背景、定位、使命、任务等作了介绍,希望该研究院办成一流的跨产业综合智库平台。
中国国情国策研究院秘书长杨可介绍了研究院的成立情况,并宣读了研究院主要领导人事任免文件,同时希望研究院综合社会各界专家智库资源、勇于创新,为国家决策机构建言献策。
中国国情国策研究院常务秘书长王永发宣读了研究院首批特聘研究员名单,50名特聘研究员主要来自中直机关、国家智库离退休专家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退休教授、学者。
中国国情国策研究院执行秘书长姜涛介绍了首批课题情况,并对研究课题的行业领域范围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新体制下创立的研究院会以超常规的速度产出科研成果,研究院学术委仅仅20天就编印了专家学术著作资料7本,其中包括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刘福垣的《中间阶级的使命》,经济学家钱津的《劳动的分工与就业》等,还征集了《中国国情国策研究院》首期院刊论文40余篇。
北京至高法律咨询中心代表朱以山、蔡楚填应邀参加会议,朱以山创作的《法治社会建设离不开民间参与——一个法务咨询师的使命感与法治人生感悟》一书是7本专家学术著作资料之一。
知名传统文化研究专家、中国国情国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余德水为与会专家学者颁发了特聘研究员证书。
来自中科院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的宋先生发表了名为《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微观决策》的主题演讲,简单回顾了2022年的经济形势,对2023年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展望:中国宏观经济整体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提出了“政策和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新概念,强调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效率和兑现优惠政策是当下促进企业发展的最大利好,同时指出,国家层面应该采取积极的金融与信贷政策、加大投入、刺激消费、深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鼓励企业创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等建议。
中央党校原正局级组织员陈富主讲了《针对问题导向的政府调研与企业经营环境改善》,从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出发,对于中央办公厅下发文件倡导的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12个方面具体措施进行了讲解,深入剖析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目的、路径和方法,同时,提醒避免调查研究工作出现形式主义倾向。
知名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以《经济恢复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GDP增量仅为3%,而同期美国的GDP增量为2.1%,考虑到美国GDP总量基数明显大于中国,中美之间的GDP差距被明显拉大。此外,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美联储加息杠杆的运用依然会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形势产生影响,通过美国一系列经济政策观察,在这些表象的背后似乎隐藏着美国正在云壤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在谈到国内经济战略布局时,杨帆教授认为,国家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非常重视,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需要加强,特别是西部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是第一难题。南水北调的战略虽然具有合理性,但是调水成本偏高,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淡水储量巨大,如果将来中国可以与俄罗斯达成水资源贸易合作,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利益,因为俄罗斯并没有把天然的水资源变成商品,而中国如果利用贝加尔湖廉价的淡水资源可以彻底解决大西北地区的干旱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西部沙漠戈壁区域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导张玉杰主讲了《目前我国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决策》,强调中央对民营企业“两个不动摇”的战略方针不会变,目前要建设中国统一大市场,应突出解决地区之间的“政策屏蔽”、“行政壁垒”和“物理隔离”等问题,从政策设计、发展规划上明确边界、形成“源动力”机制。打通生产要素流动的微观环节阻滞问题(具体包括资金融通、银行贷款、户籍、购房、入托入学、就医等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而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有效流动,提高生产效率。
中央纪委宣传部原局长闫群力主讲了《营商环境建设与民营经济发展》的主题,谈到了在今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接见两会代表时的讲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总书记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其实,在有关民营经济的发展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确的,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以及202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此做了强调。未来,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钱津教授强调了《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一是思想理论上有误区,社会主义革命消灭私有制是错误的,私有制产生具有必要性,灭亡是必然的,知识经济时代私有制或许会逐渐灭亡,同时指出,是劳动改变了世界,不完全靠革命改变世界。二是企业转型升级必须跟上数字化时代发展的步伐。三是企业要有强大的营销团队才能做大市场规模。第四,民营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基本素质,彰显企业文化的作用。第五是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
著名文旅规划专家、闽江学者蔺道军就《如何在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中找到商机》主题发表了演讲。从传统文化看当前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具体在房地产业向文旅产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只重方向而忽视了方法,只重产品的功能性而忽视了文化附加值,导致了产业的转型和企业的发展受挫。商品的无形价值远超有形价值,文化价值高于使用价值。在房地产、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三大板块的发展中,要有产业链思维,重视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旅IP。
本届论坛由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会、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研究会指导,由中国国情国策研究院、中国文化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中国法治监督调查研究中心协办,由北京天道法律咨询事务所、北京天道使命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承办,论坛以“2023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企业微观决策”为主题,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关注的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主持人在总结中强调了研究院致力于搭建一个社会性、开放性、综合性高端智库交流平台,希望通过研究院新型社会智库平台的建设,为国家重大决策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