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最近更新文章排行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万象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辰年:“冬至”)

时间:2022-12-23 人气: 作者: 民意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冬至大如年!

————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4节气是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

——火的引用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状况,熟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分水岭!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健康的宝库,建议设立中国食文化学!

一、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食文化学

中国烹饪是中国对人类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在中国,“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至秦汉间成书的《易传》对“鼎”卦的解释中,“以木巽火,烹饪也。” 大意是在鼎下,架起木柴,通风起火;煮熟或烧烤食物至熟用。所以,烹饪的原始意义就是煮熟(烧烤)食物。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秦汉时期,并不意味着烹饪这一事物也出现在战国或秦汉间。因为,在古史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教民熟食的的燧人氏距战国时期至少也有数千年的时间,但实际上中国先民用火的历史更早,开始于距今五六十万年的北京猿人时代。 《易经》之后的文献中,曾用“烹调”、“料理”概括并代用词;到了近代,大家才更加广泛使用“烹饪”一词,经社会的不断使用和认同,才确认下来;并使用至今。同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现在的烹饪和烹调二词研究分野的十分明确了,烹饪覆盖烹调,烹调是烹饪的组成部分;现代的烹调一词已经引申指制作食品的技术方法,称之为“烹饪工艺”。 广义的烹饪文化不仅包括食品生产的文化——烹调文化,也包括食品消费的文化——饮食文化。烹饪文化就是“人类社会食品生产与消费中所包括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中国烹饪来自于实践,同时,接受时间的检验。相信,中国烹饪在新的时代一定会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烹饪文化是在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火的引用”发展的“熟食阶段”的过程,“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发展的升华,从“田头”(源头)到“嘴头(营养)”的科学发展过程;是一个为人类健康发展的整体食物链。既包括原材料的选育和种植与收割到运输过程和初级加工原料,同时,又包括食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和半成品及成品的整个形成过程;又包括食用前和食用过程中及食用后的具体体现。 所以说,设立“中国食文化学科”是必要的,也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必然需求。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指出:“烹调亦艺美术之一道也”。“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辩味不精;辩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足以表明进化之深也……”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吃中国粮最安全)

二、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民以“民以食为天”为理论依据,中国“重食”思想和“重养”传统文化理念发展至今,其“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精髓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同时,又有传统的节假日比如除夕节、春节(除夕节和农历新年正月初一);2,清明节(寒食节);3,端午节(五月初五);4,七夕节(七月初七团圆节);5中秋节(八月十五,又称祭月节);6,重阳节(九月初九);7、冬至节(冬至大如年,民俗记忆和书刊都有记载)等; 以上节假日的食品多种多样食品丰富;1、春节:食品丰富;必吃的饺子;2清明节:祭祀春游,青团(江南食品),薄饼(团聚);鸡蛋(秦代此时禁火,提前煮鸡蛋备用);艾饭(客家清明节期间食用,一年不生病);3、端午节:包粽子(南北方有不同的品种),包饺子;4、七夕节;团聚的日子,饺子等;5、中秋节:食品丰富,月饼;包饺子;6、重阳节:登高赏月(重阳糕吃两种糕:花糕、栗子糕);菊花酒;吃饺子;7、建议增加——冬至节和除夕节:冬至大如年,吃饺子(冻不着、不冻耳朵),元宵;除夕节,丰富的食品; 南北方具有差异性,北方过节始终没有离开“饺子”食品。还有民族特点。河南信阳以及周口、南阳等地喜欢吃水饺、扁食等。

三、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1、人物(如老子);2、年月(二月二,龙抬头)、除夕节;3、节气(秦朝已始秋分节)等;

1、人物:如老子;老子纪念日;中国传统文化——道教的鼻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论;时至今日仍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要素和精髓。

2、时令:二月二龙抬头;龙——中华民族的象征;图腾,腾飞!目前,北方有吃饺子和吃薄饼的风俗;寓意团团圆圆;

3、秋分:曾经是“祭月节”;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设立将“秋分节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目前,以文艺演出和有关赛事为主;

4.春耕节,(一亩三分地、先农坛);可追溯到西周;明清帝王达到鼎盛时期。

四、设立“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

北京——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文明纪念日 !同时,可以根据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独特性,整理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节气为文明节日。 “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发现“北京人”和火的发现及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人类文明之源!

北京故宫历史最悠久(世界五大宫:法国的凡尔赛1624年;白金汉宫1703年,1761改为英王三世的私人寝室;克里姆林宫1320年修建;美国白宫1797年修建); 北京的故宫历史悠久,是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的故宫可以追溯到公元1179年兴建的“金大宁宫”,甚至还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前后的辽朝萧太后在琼华岛上建造的宫殿。)1,全部宫殿区的建设,北京故宫(紫禁城)是1420年,具有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故宫。时间早、面积大!2,在先秦蓟城故址(广安门南)上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位于辽南京和金中都城的中心位置发现先秦遗物等等!3, “北京城的起源”即“生日”,历史学也称为未来学; 蓟城的发现,(水经注) 是有记载的; 已经具有3200年的悠久历史!(1995年北京市隆重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公元前1045年未北京建城之始”,由于多方异议,至今没有再搞。大北京即蓟城比燕都早134年)4,北京人的发现和“火”的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文明之源!

北京城(建城日):1987年侯仁之先生就提出 “北京城建城日”;1995年北京市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北京城于公元前1045年;实际根据考古比此时早134年;至今北京建城为3200年! 考古不断推陈出新!

目前有建城日的国家,最神奇的是古代意大利(罗马古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目前称之为“建城日”;最隆重的是莫斯科城,始建于1147年,建城日活动规模最大;最正式之例---圣彼得堡市1703年5月27日,至今在搞庆典;隆重热烈。)

(朱长云书法:“天人合一”)

五、礼仪文化中的中华礼食;

1、祭天文化(丰富的祭天食品):祭天文化是我国古代崇拜神明的崇拜行为,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远古时期的黄帝“封禅(shan善音)天地,”开始;排列诸神、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周公制礼作乐,祭天典礼“礼仪大备”,形式和规格逐步规范。西周时期以“冬至日” 为“大祀吉期”,在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因此,祭坛大典又称“冬至大祀”。西汉、隋、唐 、宋、元 举办:“天地和祀”。 从秦、汉以后,历代封建帝王以“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为政治理念;以“敬天敬地”为己任;历朝历代建祭坛于“国之阳”,用于举办“祭天大礼”;至唐到元、明清(辉煌);祭坛:设“玉、果、蔬、笾、斗、牲等等” 备燎柴、焚香烛,礼祭皇天上帝,以“爙(rang音)灾祈福”! 明清时期,皇帝祭坛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和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余音)大祀、仲夏大雩大祀 冬至祭坛大祀; 冬至大祀(冬至大如年)冬至又称长至 ,“一阳气自地而始”也就是说“一阳资始” ;所以古人将冬至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 祈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据记载,1924年12月23日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只搞了一次礼仪性的祭拜;也是长达三千多年的国家祭祀制度的完结)。 可以说,“祭天食品”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也是最为壮观的“礼食”。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太平!

2、宫廷食礼(朝廷贡品,豌豆黄、御膳等);

3、民族性礼食(各民族风味名点名菜);

4、地域性礼食(区域食礼,德州扒鸡、北京烤鸭);

5、名人礼食(东坡肉);

6、食物礼食(龙井虾仁、樟茶鸭、桃花泛);

7、节气和节日礼食(非遗);

8、民间祭天食品;丰富多样!

食礼:1)先秦“礼食”;提出:“衣食既足,礼让以兴”等理论。2)儒家礼食(六礼);迎送之礼、交接之礼、进食之礼、卒食之礼、侍酒之礼、其他循礼。3、传统食礼:分餐与合食、礼仪与请柬、座次礼仪、进食礼仪;4、近代食礼;丰富多彩!

六、文化遗产:1),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文化遗产,使中国人民非常自豪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弘扬的文化。

1、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2、中华民族具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传承脉络;很重要一点就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24节气! 立春(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也是是春季的第一个。立春,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的谚语之说。虽然立春了,向着暖和的方向发展;但是,还是比较好冷的;还有七九、八九,九九。直到春分播种季节时,才开始有真正的暖阳之意。

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漫长具体实践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早在古代公元前的汉代和春秋战国、乃至夏商周、尧舜禹对历法和节气都有一定范围的记述。《山海经》 《易经》《黄帝内经》……这些上古奇书……研究的新进展,历史遗址出土文物的新发现,将给我们研究二十四节气带来新天地,我们会不断挖掘出天文节气的新成果。

(朱长云书法:“平衡膳食”)

七、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四季饮食四季养生!”四季养生,首先从饮食做起,“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宫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一个益字,说明了其补养作用,而不能成为主要成分。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我国先祖们,开辟了“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系统养生理论; 中国人从与自然界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以及自身的修行时实践中,认识和理解并总结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早在3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有《周礼&S226;天官篇》记载,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当时医生分为四类,即“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外科医生),则“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和兽医。周代医疗体系以“食医”为先,“食医”的任务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即调和食味,确定四时饮食,预防疾病。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 中国历代名医通过实践,对膳食重要性有许多科学论述:如战国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唐代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同时,始终以“和”为贵;奉行:“因人而异”和“模糊科学”的理念。

(为了健康的身体,在不同时期,也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根据个人身体的基本状况,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鸡牛羊肉、适当增加饮豆浆和牛奶,多吃萝卜、绿叶菜、豆腐和木耳等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年龄的大小来变化,;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按一定的比例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如山药、红薯、芋头、土豆等属于薯类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适合在冬季食用。 秋天有很多的新鲜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中医认为,梨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气生精,能够补益肝肾。在秋季讲究进补,但是吃太多的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少吃肥肉,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选择。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适量多吃点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和海蜇等。当然,也要适当增加热量食品。

八、四季养生四季保健

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以及四季节气的不断变化,一定要适量运动,增强健康体魄;增强免疫力!因人而异的营养保健是必要的补充。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理想的状况;努力一定成功!

九、中国“酒文化”和“茶文化”

中国人饮酒和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

饮酒和饮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季节变化以及个人爱好的不同,选择暖胃的饮品和喜好的;无论喝哪种茶,不易过浓、过热;一点要做到“四季养胃”的哲理!

我国是农业、农耕、耕种、耕织的文明古国, 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历史文化。主要以“黄河流域”为主要特征和根脉,以“气候和物种”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和冬至活动隆重而丰富。已经超过了节气、节令,而形成一个节日,因此在漫长的人文历史中演绎出许多民俗。

酒文化,目前,有“刘伶醉酒、泸州老窖、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江西南昌)”国家工业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酒如杜康酒和衡水老白干酒都是具有发展历史过程的老酒和品牌酒,创立时间约在汉代。

目前,亟待研究开发的中华24节气时令食谱(主食、副食、汤食、小吃); 根据考古资料;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1年9月8日报道;9000年前中国人即饮“啤酒”(曲酒);根据在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质发表题为《中国南方九千年前台地上饮酒的早期证据》;为谷物酒,(非现代啤酒);2021年11月30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报道: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表《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正式公布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的原始瓷碗中,出土的茶叶样品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茶叶遗存,将世界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提前了至少300年。据悉,此前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茶叶实物出土于西汉景帝阳陵。邾国故城的这一发现将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追溯到战国早期偏早阶段(公元前453至前410年),提前了300多年。西岗M1茶叶遗存的发现与证实,为研究茶的早期起源和传播等问题提供了实证材料。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为不同的民族和爱好以及人们健康饮食提供了资源供给。

营养增补要适度,同时,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我国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食物多样性”!形成营养的互补,有利于身体营养的补充;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讲究“五色食品”,五行五色食品是用五色既“红、绿、黄、黑、白色”食物分别补益心、肝脏、脾胃、肾脏、肺系统的方式方法。

指五行在医学应用,发展为一种中医的学术理论。它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基本内容:在五脏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经络以联系全身,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并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医学实践联系到五方、四时等,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运用“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理论,结合“五行学说”的——金木水火土,合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理念,对应颜色“白青黑红黄”的食物——对应人体五脏“肺肝肾心脾”,是中医思想取象比类的借鉴和归纳发扬。采用五色红、绿、黄、黑、白色的“食物之象”对应五行火木土水金——五脏:“心肝脾肾肺”,达到食补强于药补的用处,达到养护身心健康。

中国饮食文化以及中国烹饪讲究“熟食”,首先是“便于消化,便于吸收;同时,既营养又卫生”!这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辉煌的突出表现和中国饮食文化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光环!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祝愿全体中华儿女健康长寿!

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主要体现在古建筑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中;至今,还是我们倡导的理念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中国食文化就是从田头到嘴头(牢牢把握食品安全),田园(圆)到嘴里(口即园又方);圆圆满满! 宫廷食品用料的来源和传统食品加工技艺,如能进一步总结完善一下;即便于传承又便于弘扬!

宫廷(历代朝廷)祭天食品和民间祭天食品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空间!食物形态、大小的寓意等等! 节假日可选用喜庆色如红色、桔红等;其它时令性食品和茶食要有季节性和独特性。 如何选用“宫中之美”和民间“非遗特色”,彰显中华文化厚重之内涵!如不同季节的宫中美景和琴棋书画的不朽篇章!

相信,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发展的道路上,中国饮食文化在人类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蓬勃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文 图:风华正茂; 2022年12月22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冬至)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是闪耀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先民留给后世子孙的宝贵文化财富;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中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2022年冬至时间:2022年12月22日05:48:01,农历十一月廿九,星期四。

立冬之后约一个半月左右,是一年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时在阳历12月22日前后,斗柄指向子,太阳黄经达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这一天天最短夜最长。2022年的冬至时刻是12月22日5时48分01秒。

冬至,不仅是最早被确立的节气,最古老的节气;也曾经是最隆重的节日,甚至“冬至大如年”。冬至的含义有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至”。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的四时八节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此节起源较早,汉时就列为时令之节。唐宋以后,此俗更盛,如同年节。旧时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一天,官府放假,商铺歇市。同时又是民间变更契约、清欠债务的日子,又有冬至如年关等说法。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重大节日。《通纬孝经援神契》有: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冬至之后,日光渐长渐暖,渐待春来。

据北京日报介绍,冬至又叫冬节、贺冬节,还有亚岁、肥冬、喜冬等称谓,是我国最早制定出的节气。据《左传》记载,现在保留下来的我国对冬至最早的观测记录,是在春秋时代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正月辛亥和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二月己丑。“至者,极也。”《恪遵宪度抄本》上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使用圭表测量中午时分日影长度的变化。冬至是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夏至是日影最短的一天,所以在战国以前,冬至、夏至分别被称为日南至、日北至。冬至不仅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四时八节”之一。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体现了这一节气的重要性。

唐代在冬至休假七日:把冬至定为节日始自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淮南子·天文训》说:“冬至……阴气竭,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古人认为,冬至作为万物始成的重要节点,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历来受到朝廷和民众的重视。《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对冬至的重要性,《晋书》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魏晋南北朝时,冬至称“亚岁”。冬至日朝廷不仅要举行“贺冬”仪式,皇帝还要赐宴招待文武百官和万国使臣,接受群臣和各国使节敬酒祝寿,并且例行放假。《后汉书》里也说:“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就是说,冬至日除皇帝祭天和朝贺外,官府例行放假,流行相邀聚会和互贺的“贺冬”或称“拜冬”的礼俗。 唐朝规定,冬至日与元正日同样“休假七日”,官奴婢给予三日休假。《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载:“元正日、冬至日,右已上二大节,准令休假七日,前三后四日。”朝廷行拜贺礼后,皇帝多在大明宫的含元殿赐宴,朝野也流行冬至聚宴。 明代则在冬至“赐百官始仪貂裘帽”。《帝京景物略》载:“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阳生补子蟒衣即“补子”上绣有表示“阳生”景象的官服。“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燕京岁时记》:“每年冬至月初一日,臣工之得貂裘者,均于日一体穿用,谓之‘翻褂子’。” 在中国众多的庆贺礼俗中,最高的祈祷仪式是天子举行的圜丘祀天礼。《礼记外传》曰:“王者冬至之日,祭昊天上帝於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中国古代礼仪分为吉礼、嘉礼、军礼、兵礼、凶礼等“五礼”和大祀、中祀、群祀三等。圜丘祀天属吉礼之首、五礼之首,以及大祀之首,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以显示帝王的“天子”身份,以及皇权至上、无比崇高的权势。早在汉武帝确定冬至为节日之前,已有周王在圜丘举行祭天祈福活动的记载,并为历代帝王所继承。 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天坛庙,是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北京天地坛,早期帝王在这里合祀天地。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下令在天地坛大祀殿之南建圜丘坛专以祭祀皇天,祈谷坛用于祈祷上天保佑五谷丰登。嘉靖十三年(1534年)二月,诏令定名南郊祭坛为“天坛”,这是天坛一名的首次出现。 清代沿用明制,“定每岁冬至日大祀天于圜丘”,冬至祭天成为清帝亲祭的首要大礼。据统计,从明朝永乐年间到1912年民国政府宣布废止“祭天”为止,天坛的祭天整整延续了490年,有22位皇帝举行过654次(含祈谷礼)之多,致使天坛祭祀礼仪发展到顶峰。

宋人称冬至为“亚岁”;中国向为礼仪之邦,受冬至帝王祭天影响,民间也祭祖设家宴,向父母师长辈拜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十一月,冬至之日,荐黍、羔,先荐玄冥于井,以及祖祢……其进酒尊长,及修刺谒贺君、师、耆老,如正旦(日)。” 日本僧人圆仁留学唐朝期间,在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有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冬至贺冬情况:“十一月二十七日,冬至之节。道俗各致礼贺。住俗者拜官,贺冬至节。见相公即道:‘晷运推移,日南长至。伏惟相公尊体万福。贵贱官品并百姓,皆相见拜贺。出家者相见拜贺,口叙冬至之辞,互相礼拜。’”宋人称冬至为“亚岁”,重视冬至一如唐人。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冬至的情况时说:“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遝(tà)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述:“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岁时杂记》载:“冬至既号亚岁,俗人遂以冬至前之夜为冬除。”冬至节的前一天被称之为冬除或除夜,外出的人要回家祭祖过冬节,全家老少齐聚吃团圆饭,与除夕一样也叫“添岁”。清初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写道:“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从现有史料来看,冬至吃馄饨的习俗起码在唐代已经形成。《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开成五年十一月廿六日冬至节“沙弥对僧,右膝着地,说贺节之词。吃粥时,行馄饨、果子。”敦煌文书《冬至相迎书》:“长至初启,三冬正中,嘉节膺期,聊堪展思。竟无珍异,祗待明公,空酒馄饨,幸垂访及。谨状。”空酒是谦语,意为薄酒。冬至请朋友赴宴吃馄饨,以贺佳节。

冬至吃馄饨的习俗在宋代已经非常普遍,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称:“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故有冬至馄饨,年之萌始之说。”南宋临安城有钱人家冬至时所吃馄饨,品种可达上百味。《武林旧事》:“享先则以馄饨……贵家求奇,一器凡十馀色,谓之‘百味馄饨’。”

至于冬至吃馄饨的原因,《燕京岁时记》解释道:“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我国古代传说,天地未分之际,宇宙一片混沌。历经18000年孕育,终于出现了盘古氏,盘古用利斧开天辟地,又经过18000年,才形成日月星辰、锦绣大地。冬至之日为一年中阳气上升之始,在这一天吃馄饨,取天开于子,混沌初分的意思。所以人们以吃馄饨来象征打破混沌,开辟天地,据说这天吃馄饨可让人聪明。

“数九”寒尽迎春分:数九,用物候形象地反映数九中的气候变化情况,是冬至期间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又为极数,数九即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冬至过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便在“三九、四九”,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最后“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从冬至到春分,整整九十天的时间,正是寒极转暖、春回大地的过程。 “九九歌”的产生和流传由来已久,南北朝时期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里已经有“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的记载。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因此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九九歌”也有所不同。现在发现最早的“九九歌”,是后唐同光三年(925)前传入敦煌地区佚名的《咏九九诗》。 “九九消寒图”出现的年代比九九歌要晚,元杨允孚《滦京杂咏》:“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原注:“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大约元末在北京地区的闺阁中已流行画梅花的习俗。 到明清时,“九九消寒图”已经非常流行。《帝京景物略》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另一种消寒图,以清宣宗道光皇帝御制词“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二句,每字各九画,用双钩装潢成幅。日以“阴晴风雪”注之,自冬至始,日填一画,凡八十一日而毕事。 “九九消寒图”流传有许多不同版本,良莠不一。刘若愚曾在《酌中志》中批评司礼监印刷的“九九消寒”诗图“皆瞽词俚语之类,非词臣应制所作,又非御制,不知如何相传耳,久遵而不改。”

据有关资料介绍,冬至的起源,是周代出现的,到了唐朝开始成为节日,盛行于唐宋时期,相沿至今。据记载,冬至这天,日影最长,古人认为,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所以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这一习俗一直沿用到汉朝仍是如此。

西汉时期,冬至被称为“冬节”。《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的冬至,官府不仅要举行祝贺仪式,而且还要放假,官员不上班,商人停业,亲朋互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魏晋时期,冬至这天要接受方国和百官的朝贺。唐朝也是如此,冬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唐朝皇帝会着盛装出席活动,百姓也会在这一天向父母尊长祭拜。宋朝时期,冬至在民间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年节,资料记载:“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一候,蚯蚓结

蚯蚓感阴气蜷曲,感阳气舒展,六阴寒极时,纠如绳结。

二候,麋角解

鹿属阳,山兽,感阴气而在夏至解角。麋属阴,泽兽,感阳气而在冬至解角

三候,水泉动

水乃天一之阳所生,现在一阳初生,所以,水泉已经暗暗流动

虽然这个时候的阳气开始逐渐生旺起来,但阴气依旧强盛,因此,传说中会阴屈阳伸的蚯蚓,在冬至仍然是蜷缩着的。麋与鹿虽然属同科,但代表的阴阳却不同,麋因为角是朝后生长的,所以被古人判定属性为阴,它们在冬至(一阳生)来临时,察觉到阴气的消退而自行解角。这个时期阳气生发,所以流动着的山间泉水会开始变得温热起来。

冬至时节与养生

“冬至进补,开春打虎”!“冬至补一补,一年精气足”;“冬至一到,开始数九 ”。冬至是一九头,每9天数一九,81天后,天气才开始转暖。冬至开启一年中最冷时节的序幕!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冬至时节是一年之中,养生的大好时机;“冬藏,”主要因为“气始于冬至”。冬至日,人体阳气生发易吸收营养。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菜等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羊肉、鸡肉、大枣、海参、大虾等都可温补养阳。

冬至寒冷,年迈以及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病情易加重,所以、此季节一定要保暖;开心!年轻人不要过度劳累,保持好心态,焦躁、发怒伤身体;可适当进行御寒锻炼,健身操、广播体操等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北方人冬至习惯宰羊、吃饺子。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天吃顿羊肉大葱馅饺子,是培补阳气的好方法。不喜欢羊肉的,可以吃一顿具有温阳功效的猪肉或鸡蛋韭菜馅的饺子,也有暖身调气的效果。当然,吃的最多的还是猪肉馅的饺子。

“萝卜白菜保平安”除了经典的大白菜之外,白萝卜也是其中之一,冬天正是吃萝卜的季节,萝卜在中国民间素有“小人参”的美称;当然,胡萝卜也是非常好的食材。 适当多吃一些具有补益津液作用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以维持肾中阴阳的平衡。

冬至时节与饮食习惯

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我国幅员辽阔,56个民族和不尽相同的饮食习惯;各地过冬至,风俗多不同;北方不少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江南地区则普遍吃寓意“团圆”的汤圆;人们在这天憧憬着春天的到来!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的饮食习惯是吃饺子,也流传“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相传和扁鹊严冬救人有关。冬至,在民间认为是牲口的生日,这天不能打骂牲口,要喂牲口好的草料。民谚说“打一千,骂一万,冬至喂驴一碗面!”冬至馄饨夏至面!华北包括京津冀地区,在冬至时节,习惯吃“饺子”;河南习惯饮食“扁食”,类似“饺子”,与饺子汤,一同食用!

冬至时节的民俗

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都有在冬至吃饺子的习俗。相传是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沿路看到许多冻伤受苦的百姓,便用羊肉和驱寒药材做馅,将面皮擀得又薄又匀称,包成耳朵的形状,做成叫“驱寒娇耳汤”的药膳,施舍给贫苦百姓们。以致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医圣的做法,在冬至时吃饺子,如此便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流传了下来。

而在我国南方,则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分食汤圆,取其“团圆”、“圆满”的寓意。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亦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贺冬送冬”和“拜师敬老”的习俗。民间习俗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渐升,万物开始萌动,大吉之日,值得庆贺,所以民间冬至就有了贺冬的习俗。人们在互相拜贺时,还会送一些礼物,叫送冬。冬至过后,白昼越来越长。虽然数九寒天在前方,但我们对温暖的春天,有着更深的向往。用无限的激情战胜严寒,去迎接新的节日和美好的未来!冬至拜师的礼仪也很隆重,而且父兄还会参与,拜师宴之风很盛。新河县民间,弟子冬至各拜业师,俗称“拜冬余”。

按照传统历法计算,从冬至第二天开始,每九天为一个时段,即一九,到九九八十一天时,就春暖花开了。民谚说,“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数伏越数越凉,数九越数越暖”。河北流传广泛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难舒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时节的谚语和诗词

1.《通纬孝经援神契》有: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冬至之后,日光渐长渐暖,渐待春来。

2.《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3.民间习俗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渐升,万物开始萌动,大吉之日,值得庆贺,所以民间冬至就有了贺冬的习俗。人们在互相拜贺时,还会送一些礼物,叫送冬。

4.“冬肥年瘦”

5.“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6.“数伏越数越凉,数九越数越暖”。

7.河北流传广泛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难舒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8.“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9.“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半凌消散,春打六九头,七九看绿柳,八九七十二,遍地是牛儿,九尽杨花开,栽蒜种大麦。”

10.河北大城县民间流行的《消寒图》不画方格,而由九组圆圈(每组九个)组成,口诀是,“上点为阴下点晴,左边涂雾右涂风,若逢下雪当中点,圈内加圈半阴晴。”

11.“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12.“打一千,骂一万,冬至喂驴一碗面”

9.“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10.冬至晴,年必晴;冬至阴,年必雨”;

11.“冬至无晴明,来年歌太平”;

12.“冬至雨,除夕晴,冬至晴,年泥泞”。

13.“干净冬至邋遢年”。

14.河北肃宁县民间认为,冬至刮南风,则风邪民多病。刮夜风,民少病;

15.河北饶阳县民间认为,冬至刮南风,谷大贵。西风主禾熟。北风主丰年;

16.《后汉书》中说:“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17.《恪遵宪度抄本》上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18.《淮南子·天文训》说:“冬至……阴气竭,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

19.《帝京景物略》载:“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

20.《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载:“元正日、冬至日,右已上二大节,准令休假七日,前三后四日。”

21.《燕京岁时记》:“每年冬至月初一日,臣工之得貂裘者,均于日一体穿用,谓之‘翻褂子’。”

22.清代沿用明制,“定每岁冬至日大祀天于圜丘”,冬至祭天成为清帝亲祭的首要大礼。

23.《岁时杂记》载:“冬至既号亚岁,俗人遂以冬至前之夜为冬除。

24.冬至馄饨夏至面!

25.冬至吃馄饨的习俗起码在唐代已经形成。《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开成五年十一月廿六日冬至节“沙弥对僧,右膝着地,说贺节之词。吃粥时,行馄饨、果子。”

26.《咏廿四气诗·冬至十一月中》【唐·元稹】:二气俱生处,周家正立年。岁星瞻北极,舜日照南天。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万邦歌有道,谁敢动征边。

27.《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28.《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

29.“冬至一到,开始数九 ”

30.冬至补一补,一年精气足”

31.《吕氏春秋》说“冬至”是“日行远道”,就是太阳离我们最远的意思。冬至日是全年白昼最短的一天,短到什么程度?下午5点钟不到,太阳就落山了。

32.《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冬三月应“早卧晚起”。

33.“冬至进补,开春打虎!”

“冬至已至,春归有期!”今后的每一个日子,推窗即是满园春色,抬头即是满天暖阳:有欢乐、有好运、有希望所在!感恩生命中所有的相遇,都有它独特的意义!

冬至时节,快乐倍至;冬至,寒冷的开始;也是补养和补阳的开始;冬至,幸福备至,健康倍至!希望所有的美好都加倍到来,希望的你,好运接二连三!冬至,财源滚滚而至;“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即将来临!今年冬天福气满满,新的一年平安喜乐!